党委书记赵健受邀出席全国考古工作会议 为“十五五”考古规划与人才培养贡献“洛阳智慧”

发布时间:2025-09-30 作者:杨刚亮浏览次数:15 分享至:

9月25日至26日,全国考古工作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此次会议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我国考古工作成果与经验,重点研讨“十五五”时期考古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健作为仅有的两所高职院校代表受邀出席会议,并就考古工作规划与专业人才培养建言献策,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与认可。

本次会议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召开,汇聚了来自全国文物行政单位、考古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石窟保护单位的顶尖专家与资深学者,共同为我国考古事业未来发展把脉定向。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考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就“十五五”考古工作规划的思路框架、重点领域以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会议研讨环节,赵健作重点发言。他结合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所拥有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考古资源,以及学校在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建议。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赵健建议,在“十五五”规划中应进一步强化考古行业与职业教育的紧密对接,推动文博单位、考古研究机构与职业院校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平台。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互派专家与教师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边学边做、真岗实练”的成长环境,精准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田野考古、文物修复、博物馆展陈等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适应时代需求,优化考古人才培养体系。 赵健指出,应增设高职院校考古专业教材编写计划,加强考古技能人才培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现代考古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应积极回应这一变化,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历史学、考古学理论基础,更要加强对测绘技术、数字化记录、文物保护科技、文化遗产管理等新兴领域技能的教学,培养既懂传统考古方法,又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服务地方发展,强化考古成果转化与利用。 赵健强调了考古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建议鼓励职业院校与地方文旅部门、考古遗址公园等合作,共同参与考古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在文创产品开发、考古研学旅行、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等方面发挥作用,让考古成果更好地惠及公众、滋养社会。以上建议得到了众多专家的积极回应,认为这对于完善“十五五”考古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考古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此次赵健受邀参会,不仅提升了学校在考古文博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标志着职业院校在国家高层次专业研讨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为学校未来进一步深化考古相关专业建设、拓宽校地合作路径、赋能区域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国范围内探索考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洛阳思考”。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