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融媒:洛阳:汇聚青春力量 助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发布时间:2024-09-08 作者:浏览次数:10 分享至:

编者按:2024年9月8日,中原融媒报道我校汇聚青春力量 助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报道原文及相关链接如下: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程朝旭 贾新贤 庞坤昆

职业教育要结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断增强社会适应性。职业院校的学生如何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呢?这个暑假,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的师生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

7月18日,国家文物局、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得知消息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时间与河南省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对接。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精心选派15名年轻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参与到了此次文物普查工作当中。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参与文物普查工作的师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每一项工作当中,他们穿行在每一处文物古迹现场,认真开展田野调查,做好文物信息核查,使用RTK、卫星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对文物点进行精准测量和定位,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回到驻地后,他们认真整理调查资料、及时上传各类数据信息。

“每天的室外温度都在40摄氏度上下,出去站着不动都汗流浃背的,我们去的很多地方都是荒郊野外,还要做文物信息采集等大量工作。”23级文物考古302班的齐展翼说,“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文物普查工作当中,我感觉很骄傲。”

暑假期间,参与文物普查的师生顶着烈日先后工作了近两个月,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洛阳周边县区,以及郑州二七区、登封市等地,发现并记录整理包括墓葬、古院落、民居、碑刻、石雕在内的各类文物资料832余份,为全面掌握河南省文物的分布以及状态,建立河南省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对于参与的师生来说,这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更是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通过参与普查,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实际工作,了解文物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参与此次普查工作的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副院长侯贤俊说。

近年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洛阳市、服务副中心、建好双高校、助力新引擎”的办学定位,按照“巩固提升医科、做大做强工科、打造特色人文社科”的专业建设思路,建成了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独立运行且四个专业设置齐全的二级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借助河南、洛阳厚重的文物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大文物修复、石窟寺保护和考古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深化与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熊炎

相关链接:https://zyrm.hnjjbs.com/news/104439.html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