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我校首届人才强校战略研讨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省内专家学者齐聚我校,对我校人才强校战略和“双高”校、“奔职大”建言献策。
我校举行首届人才强校战略研讨会
省教育厅发来贺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薛雪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卫欣涛,河南省B类人才、中原学者王云龙等知名专家学者,我校领导朱美荣、任晓平、韦元民、张卫国、余江宁、李保安、张志友、邓卫国出席会议。
党委副书记任晓平主持会议,副院长张卫国介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强校战略方案》,副院长李保安介绍我校人才引进政策,宣读柔性引进人才名单。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薛雪玲讲话
根据《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方案》,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在三年内实现“筑高原、起高峰、强素质、创品牌、五达标”任务,即人才强校“31535”工程。一是要高起点引进人才300名。到2025年,新引进博士100名、优秀硕士140名、专业带头人50名、高技能人才10名;二是力争引聘10名省级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培育10个校级教学科研团队,建成10个省级科研平台或省级教科研团队;三是要实施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竞赛能力、双师型教师能力、服务管理学生能力、新教师团队建设能力、课程思政能力等五个方面的能力提升;四是要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努力打造“红烛传承”“师德讲堂”“五老·三爱”师德教育品牌;五是要实现师生比、双师比、兼职教师比、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师资队伍建设的5个达标。
党委书记朱美荣讲话
河南省教育厅在贺信中表示,希望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建好省级“双高校”的基础上,全面对标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大力引进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倾心服务人才,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氛围,聚焦国家战略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薛雪玲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全市以创新引领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正处于重振洛阳辉煌的关键时期,人才至关重要,特别是去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之后,市委市政委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有关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和市委创新引领、人才强市的工作部署。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立足洛阳产业发展需要,以人才引领办学建设方略,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责主业,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地企合作、服务社会、人才引进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果,综合办学能力显著提升,为洛阳及全国诸多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希望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能够把握机遇、主动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建设要求和市委人才强市发展战略部署,锚定创建职业本科院校目标不放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松劲,在全市教育领域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为重振洛阳辉煌做出更大贡献。
朱美荣为本次柔性引进人才代表颁发聘书
根据《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我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分为四类,分别是高水平人才、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紧缺专业带头人。其中,柔性人才引进根据学校实际,设置名誉院长岗、兼职教授岗、兼职副教授岗、客座教授岗、技能大师岗、一般兼职教师岗。此次共柔性引进人才58人。其中,名誉院长12人,客座教授31人,兼职教授7人,兼职副教授1人,技能大师7人。其中,河南省B类人才、中原学者王云龙,河南省B类人才马正祥等分别被聘任为我校二级学院名誉院长。
朱美荣为本次柔性引进人才代表颁发聘书
朱美荣为本次柔性引进人才代表颁发聘书,并就进一步做好我校人才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意义。全校党员干部要用全局和战略的眼光看待人才工作,深刻认识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二是要立足工作实际,认真总结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近年,我校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才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才待遇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发展生态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三是要坚持人才强校,不断开创学校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和新气象。重点抓好“引、育、用、留”,协同促进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以“周公吐哺”的诚心引人才,搭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赋能学校提质升级;以“深耕细作”的眼界育人才,培育人才成长的“黑土地”,实现人才与学校共同发展;以“温暖人心”的服务留人才,栽好人才栖息的“梧桐树”,营造人才工作良好氛围。
我校引进优秀人才代表朱金凤、张贺伟,此次柔性引进人才代表谢敬佩、王云龙、马正祥、赵杰刚、马志豪、刘溢海张建礼、赵晓军、吴迪等依次发言。
摄影:张旭辉
审核:侯育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