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18日中原经济网发布我校:一封表扬信背后的战“疫”故事。报道原文及相关链接如下: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一封表扬信背后的战“疫”故事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张旭辉
近日,一封表扬信送抵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信中,新安县中医院表达了对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三名实习学生最真挚的感谢。记者了解到,这封表扬信的背后,有着令人暖心的故事,三名同学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彰显出洛职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2021年的最后一天,在例行核酸检测中,该县发现4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随即迅速实施了严格管控措施,同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此时,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2019级中医专业三名学生——师张迪、孙琦孟和王斐然正在新安县中医院实习,瞬间便打乱了他们的实习脚步。
当日,师张迪第一时间接到了医院通知,义无反顾跟随着新安县中医院的医生来到新安县职教中心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需要检测的人数众多,工作量大,师张迪想到了请同学帮忙。接到师张迪电话后,医学院学生孙琦孟毫不犹豫赶了过去。第二天,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2019级中医专业学生王斐然也主动报名,最终也加入到了师张迪和孙琦孟的队伍当中。就这样,三位洛职学生肩并肩战斗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师张迪、孙琦孟和王斐然三人的主要工作是将核酸检测样本从新安县职教中心运送到新安县中医院,交给化验室的医护人员。这份听起来并不复杂的工作,对于三个刚刚离开校园的学生来说却充满了挑战。
每天七时,天还蒙蒙亮,他们就必须到达检测场地,一直忙碌到晚上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全程穿戴着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一穿就是四五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更不能上厕所,只有在中午和晚上工作结束后才能脱掉。每天结束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回到宿舍后,他们仍然不能放松下来,还需要保持电话畅通,时刻处在待命状态。
新安县职教中心核酸检测场地在学校的运动场,运动场前有20多级台阶,每个台阶高约50公分,空手往返都很费力,而他们三人每次都需要扛着装有检测样本的六七十斤重的冷链箱上上下下很多趟,每次都需要两个人一起抬着才能从运动场转运到救护车上。1月4日,新安县突降大雪,更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
“我们本身穿着防护服走路就很不自在,那些台阶又很高,再加上下雪后地上有积雪,特别容易滑倒,”师张迪说,“我们手里还抬着冷链箱,每次上下都需要格外小心。”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洛职三名学子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半个多月以来,他们和新安县中医院的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共完成了新安县职教中心一万余人15轮的核酸采样任务。
提起刚刚过去的这17天的经历,洛职的三名学生表示收获了很多,这段难忘的经历不仅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医护工作专业知识,也让刚刚步入社会的他们深刻认识到医学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新安县职教中心的学生们都特别懂事,看到我们都会鞠躬,每次看到这个,眼睛和鼻子都酸酸的。”王斐然说,“有一次,我们的核酸检测快要结束的时候,学生们向我们做‘听我说谢谢你’手势操,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更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也会坚定地在医学这条路上走下去。”
1月12日,新安县中医院向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送来了一封表扬信,对三名学生在新安县疫情防控中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精神表达感谢。对此,三位学生淡然地说:“这本来就是我们医学生的责任,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