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党史学习教育|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探访办学旧址守初心

发布时间:2021-05-21 作者:浏览次数:0 分享至:

编者按:

5月21日河南日报客户端刊发了我校学习党史教育,探访办学旧址守初心。相关内容及链接如下:

党史学习教育|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探访办学旧址守初心

一所大学的初心,蕴含在办学历史中。

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效,让党的学习教育走深走实,5月20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来到豫西公学,开展实地体验式教学,并举行“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溯源地——豫西公学(旧址)”及“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据悉,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果园乡杨村的豫西公学脱胎于抗日烽火之中,原为1945年3月中共豫西二地委、二专署、二军分区创办的一所抗大式学校,是抗战后期党在豫西创办的一所干部学校,专门为抗日根据地培养德才兼备和军政兼优干部。这里也是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溯源地。

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洗礼,豫西公学多次易址,多次更名,但红色薪火仍传承不息,不仅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为党和国家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营养剂。

据介绍,由于多次迁址,没有固定的校址,没有教室和教学设备,学员们把破庙当教室,自己动手砌讲台,以石头当凳子,以膝盖当课桌,墙壁当黑板。大树下、河沟旁都是讲堂。没有课本,自己抄,用过的纸张翻过来再用。衣、食、住、行都是官兵一致。吃的是学员从远处背来的次等高粱,穿的衣服只有一套,破了自己补。睡的是地铺,铺的是自己动手割的白草,天冷时,还盖白草。打柴、背粮、推磨,样样都是自己干,访贫问苦,动员群众,开荒种地,建设家园,抗击敌人。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大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一丝不苟地苦练杀敌本领。历尽坎坷,度过了重重难关,成为革命有用之才。

党委书记朱美荣介绍说,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使命,要深入挖掘校史文化中的育人资源,以红色校史涵养师生爱国爱校情怀,在历史和现实的融通中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在当前工作任务和长远目标的协调发展中传承弘扬红色基因,践行“公学”精神和学院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扛起责任、挑起重担,推动学院教育事业成就新作为、取得新成就。

参与此次实地体验后,很多教职工表示,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入了解学院历史,要永远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链接地址:https://www.henandaily.cn/content/2021/0521/CJHEJH.html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