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17日郑州日报刊发我校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相关内容及将连接如下:
豫剧马派艺术传承再增新阵地!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今天开馆
传承创新戏曲文化,培养时代艺术新人。4月17日上午,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馆。同时,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豫剧院主办,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市文联承办的戏曲教育传承创新研讨会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也正式揭牌。国内文艺界名家齐聚洛阳,共襄文化盛事。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全书,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霞,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陈涌泉及洛阳市有关领导共同为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和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揭牌。
据了解,豫剧泰斗马金凤先生是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终身教授。2019年4月,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聘请马金凤先生为“终身教授”;同年9月,洛阳市重点人文社科基地——“马金凤舞台艺术研究中心”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揭牌,“马派艺术传承人班”开班,为弘扬豫剧“马派”艺术,繁荣中国戏曲事业贡献坚实力量。备受瞩目的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位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艺术学院二楼,展陈面积400余平方米,主要设“艺海求索,人民为根”“梨园瑰宝,马派艺术”“传薪播艺,芬芳满园”“豫剧泰斗,翰墨流芳”等展区,精心布置了数百件马金凤从艺90多年间的珍贵图文影视资料、戏服、道具和生活用品,通过文图视频和实物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展现马金凤先生的艺术人生。在满足观众参观需求的同时,还是研究、学习和宣传豫剧“马派”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场所。
作为全省最早开展戏曲教育培训的地市之一,洛阳数十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戏曲名家,戏曲佳作不断涌现。被誉为“培养豫剧艺术家摇篮”的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常年扎根河洛沃土,致力于优秀戏曲人才的培育,培养出大量优秀豫剧人才。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成立后,将充分发挥全国和省内艺术名家资源,与全国各大电视戏曲栏目和互联网戏曲平台进行合作,致力于戏曲人才的培养和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传播推广,将为促进学院戏曲艺术繁荣发展、培养戏曲艺术高层次人才、提升相关学科科研实力提供良好平台与载体。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开馆和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揭牌,将为培养更多戏曲艺术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在戏曲教育传承创新研讨会上,吕继宏、沈铁梅、张建国、柳萍、杨凤一、谢涛、谷好好、曾昭娟、曾小敏、李军、李树建等来自歌唱、川剧、秦腔、昆曲、晋剧、粤剧、京剧、豫剧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围绕“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主题,就戏曲教育传承创新各抒己见。艺术家们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戏曲艺术要想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就要传承经典、推陈出新、守正创新。要赓续传统,守住本源,从观念、内容、形式、传播等全方位创新,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继承老一辈艺术家身上的鸿儒之志和躬行之德,全面激活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传统戏曲绽放新时代的璀璨光华。
马金凤的女儿马汎浦代表母亲、家人和马派弟子,对关心支持豫剧事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感谢。“母亲的艺术成就来源于人民,一切都应该回归人民。建立博物馆,就是把母亲九十多年从艺经历点点滴滴汇聚一处,作为豫剧发展史的一个章节和一个时代印记,供后人体验和思考。”马汎浦表示,希望马金凤博物馆为中华戏曲的繁荣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链接地址:https://wap.zzrbnews.com/news/11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