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28日,河南经济报头条号、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报道洛阳国际人文交往研究中心落户我校。原文报道及相关链接如下:
洛阳国际人文交往研究中心落户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常书香 姚瑶
12月28日,洛阳国际人文交往研究中心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第一届洛阳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高端论坛同时召开,标志着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又增添新支撑。
洛阳国际人文交往研究中心授牌仪式由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洛阳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洛阳旅发集团协办。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市委党校及洛阳职业技术学院150余人参加会议。洛阳国际人文交往研究中心的成立,是顺应洛阳市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对洛阳市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提供更多智力支撑。中心成立后,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学科特点,整合研究力量,致力于国际人文交往研究,研究内容涵盖国际人文交往基本理论、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人文交往指标体系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国际人文交往元素,积极探索河洛文化的国际表达机制与表达方式,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用优秀的研究成果为加快国际性人文城市建设、加快河南省副中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美荣表示,2020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为洛阳确定了“两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城市定位,即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其中,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是对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深化和提升,是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洛阳国际人文交往研究中心是洛阳市首家国际人文交往研究机构,它的成立对实现洛阳国际人文交往的城市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随后举行的第一届洛阳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高端论坛,围绕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模式比较、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的实践路径主题展开。北京市社科院刘波博士、席升阳、陈智宇、孙欣欣、薛万超及我校思政部教师刘兴才等分别以《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弯道超车:洛阳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的关键突破》《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机遇和挑战》《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洛阳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洛阳市老城区打造国际人文交往核心区的实践探索》《洛阳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历史考察》为题作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