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优秀毕业生饶骞为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

发布时间:2019-09-06 作者:浏览次数:13 分享至:

9月5日下午,戏曲艺术学院的全体学生在一号练功厅内席地而坐,聆听了刚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返校的饶骞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

  饶骞,26岁,中共党员。2009年9月至2012年6就读于洛阳文化艺术学校(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艺术学院前身);2012年9月至2016年7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本科班;2016年9月至2019年7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

饶骞本科期间曾获中国戏曲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研究生阶段曾被北京市教工委聘为“北京市高校博士生宣讲团”讲师,并两次获得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毕业时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自编、自导豫剧《王熙凤》(主演: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艳萍。CCTV-11“戏曲采风”栏目曾对此剧作了专题报道);与人合作整理改编了豫剧《三拂袖》(主演: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优秀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素真)。

 5d881cb3f323b.jpg

 

饶骞从自己十年前在洛阳文化艺术学校的学习经历讲起,鼓励同学们在校期间一定要树立一个学习目标。他讲到,2009年9月他踏进学习大门的那一天起,他心中就有了一个目标:毕业后一定要努力考入中国戏曲界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就这样,朝着目标勇往直前,三年后他如愿以偿地踏入了中国戏曲学院的大门。


5d881cddea012.jpg

(饶骞在中国戏曲学院读书时的宿舍书桌)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饶骞向同学们讲述了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时一些老师们讲给他的励志故事。他向同学们讲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老师因“救场”演出《雏凤凌空》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一跃成为剧团的当家主演从而改变了一生艺术命运的故事。并结合自己曾经在香港演出“救场”的亲身经历告诫同学们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踏踏实实打好在学校的学习基础。


5d881d09102b2.jpg

(饶骞参加昆曲“校园版”《牡丹亭》在台湾演出的剧照)

 

分享会结束后,很多同学生被饶骞的学习经历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互动的环节,有几名同学和饶骞进行了互动,饶骞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耐心进行解答。


5d881d4556cf9.jpg

 

  问:饶老师,请问您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有没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答:有时候因为遇到了种种困难也有过颓丧的时候,但是人总要一直往前走。无论如何都不要轻易放弃,坚持下去总会有好的结果。你只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其他的交给时间。

  

  问:饶老师,我总觉得考学对我来说很遥远,怎么办?

  答:我当初也觉得中国戏曲学院离我很遥远,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我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迈进的时候,等到真正到达目标的那一天,发现目标其实并不想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所以如果你真的有目标,努力争取可能就会成功,畏难而止步不前就一定不会成功。


  问:饶老师,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回学校呢?

  答:其实很简单,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校更多有理想的同学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分享会结束后,饶骞向提问的同学们赠送明信片并签字留念,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编辑:戏曲艺术学院  审核:潘华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