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1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洛阳大讲堂”第五讲开讲。
本讲邀请的专家是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史家珍先生。他讲座的题目是“加强文物保护,打造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韩洪涛副院长主持讲座,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王伟浩(主持工作),文化与旅游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师生代表200余人现场聆听讲座。
史先生从洛阳文物保护的现状、为什么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怎么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三方面入手,带领师生用考古学家的眼光,审视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形成“五都贯洛”恢宏气势的千年帝都。梳理二里头、偃师商城、汉魏洛阳古城、东周王城、隋唐洛阳城等七大遗址的历史脉络。感悟司马光“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而不只是“细看”;《史记封禅书》尧舜禹之“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两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地上地下丰富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揭示洛阳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延续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以“文化自信”为根,治国理政,富国兴邦,从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下,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历史性、必然性,责任以及应有的时代担当。用考古人和历史学家的视野,指出了建设博物馆之都、开发保护大遗址,在用好龙门、白马寺、关林“老三篇”旅游资源的同时,“活化”用好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定鼎门“新三篇”,以及洛阳近年来考古重大发现的邙山陵区陪葬墓群、汉函谷关遗址、曹休墓、万安山曹魏大墓、纱厂路西汉大墓等文物资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旅游强市理念的正确性。
洛阳是全世界华夏儿女的根,是古代交通中枢、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京杭大运河中枢、万里茶道必经之地,是名贯古今的历史文化名城。生于斯,长于斯,作为洛阳人,认识洛阳,热爱洛阳,服务洛阳,现代洛阳学子重任在肩,任重道远。
我院搭建“文化洛阳”大讲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持“三全育人”方略,先育人、后教书,始终坚持用涓涓细流润物于无声之处,久而久之,一定能够培育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撰稿:王伟浩
审核:王伟浩
拍照:任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