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会计、财务方面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以及会计中介机构从事查账验证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学制:三年,弹性学制三至五年。
(三)就业范围与职业岗位(群)
职业岗位 | 就业范围 | 主要业务工作 |
出纳岗位 | 企事业单位 |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任务 |
存货核算岗位 | 企事业单位 | 存货核算与管理任务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岗位 | 企事业单位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与管理任务 |
财务成果核算岗位 | 企事业单位 | 财务成果核算与管理任务 |
成本费用核算岗位 | 企事业单位 | 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任务 |
总账会计 | 企事业单位 | 综合管理任务 |
纳税申报岗位 | 企事业单位 | 企业纳税申报任务 |
资金管理岗位 | 企事业单位 | 理财规划与管理任务 |
审计岗位 | 企事业单位 | 企业内部审计任务 |
(四)核心课程简介
1.基础会计。本课程主要讲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会计认知、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2.中级财务会计。本课程是在《基础会计》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讲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基本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的概念、目标;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方法。
3.高级财务会计。本课程是在《中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讲述特殊业务及事项的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其基本内容包括:关联方披露、或有事项、非货币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报表等。
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是会计类专业毕业生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必考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会计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了解合同法、公司法等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熟悉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为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作好准备。
5.《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主要讲授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和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主要内容: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电算会计的组织与实施、电算化软件的运用、调试及维护、财务软件核心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含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采购、销售、库存等模块的综合使用。
6.成本会计。本课程主要讲授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主要内容: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等。
7.《中级财务管理》 要求学生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其核心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筹资管理、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投资管理、流动资金的管理、收益分配和财务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有所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筹资、投资和资金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能作简要的分析评价。达到助理会计师认证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实务》中财务管理相关标准要求。
8.《经济法概论》 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法基础理论、劳动合同法、营业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及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并掌握相关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和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达到助理会计师认证资格考试《经济法基础》相关标准要求。
9.审计基础。本课程主要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内容包括:审计环境、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审计目标、审计业务约定与审计计划、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评价、审计抽样、审计证据以及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等。
10.审计实务。本课程是《审计基础》的后续课程。主要讲授审计实务的方法与技能。其基本内容包括主要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即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等。
11.财务报告分析。本课程主要讲述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方法及其运用。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计算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资金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经营管理效率等。
12.《税法》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体包括:税法基本原理、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关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资源类税法、财产和行为类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
13.税务会计:本课程是一门税收与会计综合课程。它以现行税法和会计准则为准绳,主要讲述税务会计的基本内容、常见税种的法律规定及其会计处理。该课程基本内容注重税收法律规定与会计核算的结合,突出各项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和会计处理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
二、财务管理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及财税、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会计手工核算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能力、资金筹集能力、财务可行性评价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税务筹划能力,具备突出的财务管理的金融专业技能,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税务、审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财税、审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学制:三年,弹性学制三至五年。
(三)就业范围与职业岗位(群)
职业岗位 | 就业范围 | 主要业务工作 |
出纳 | 各企事业单位 | 资金收付 |
资产会计 | 各企事业单位 | 资产核算 |
负债会计 | 各企事业单位 | 负债核算 |
资本会计 | 各企事业单位 | 资本核算 |
资金管理 | 各企事业单位 | 筹资投资 |
(四)核心课程简介
1.基础会计。本课程主要讲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会计认知、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2.中级财务会计。本课程是在《基础会计》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讲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基本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的概念、目标;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方法;其他企业会计具体准则的具体内容及其核算。
3.成本会计。本课程主要讲授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主要内容: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等。
4.中级财务管理。本课程主要讲授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主要内容:企业财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财务与财务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企业筹资的意义和原则、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几种主要的筹资方法的运用、资金成本和资金的筹集等。
5.审计实务。本课程主要讲授审计的基本知识和具体方法。主要内容:审计的职能、对象、审计工作程序、审计方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结算资金审计、成本费用审计、营业收入审计、财务成果审计、审计报告等。
6.税法。本课程主要讲授税法的基本知识和各项税法的具体内容。主要内容:税法概念、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资源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房产税法、车船使用税法、印花税法、土地增值税法、契税法、关税、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行政法制。
7.Excel 在财务中的应用。本课程主要讲述Excel 在财务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利用Excel 制作报表、利用Excel 进行财务预算和分析以及进行投资决策分析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Excel 解决会计和财务工作中的一些计算、分析问题。
8.会计电算化。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和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主要内容: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电算会计的组织与实施、电算化软件的运用、调试及维护、财务软件核心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含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采购、销售、库存等模块的综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