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纪念洛阳解放70周年活动
洛阳70年来的发展图片集
有一段记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
有一种精神,在今与昔的更替中赓续。
70年前的洛阳,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为了洛阳解放,无数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前赴后继、赴汤蹈火,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当年率先突破洛阳城西门的“洛阳英雄连”,由战斗前的120多人打到仅剩19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48年4月5日,洛阳宣告解放,洛阳人民真正站起来了,洛阳发展不可逆转地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1、图为解放前的洛阳西站和洛阳东站。(图片由16级大专机器人1班推送)
2、图为1948年时的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16级大专机器人1班推送图片)
3、洛阳站的今昔对比。(16级大专机械1班推送图片)
4、 70年代王城公园吊桥很古老,可以看的出来那时候孩子们喜欢在上面晃来晃去,大人们也喜欢站在上面看俩边的风景。70年代后的王城公园石拱桥,比以往更现代化了,经过近几年的修缮,更加的绿树成荫,来这里游玩的人都是成群结队,很是繁华 热闹。(图片由17级大专机电2班推送)
5、丽景门是洛阳古城的象征。据《河洛民风》记载:丽景门长期以来是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的地方,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富贵吉祥,合家平安。这说明丽景门的兴盛繁荣、经久不衰是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
丽景门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千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图片由17级大专机械1班和17级五年制机电1班推送)
6、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400余年之久。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了人为的盗函破坏十分严重。187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函。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片由17级大专机电1班推送)
7、穿过70年的时光回望,洛阳的发展演绎着她的骄傲与辉煌,彷徨与失落,以及那种奋斗不息的精神,昂扬向上的力量。一座城的70年,天翻地覆,通过图片,让我们共同见证她的新生。
图为70多年前的白马寺和现在的白马寺图片对比。
图为洛阳老城墙。
图为鼓楼东大街。
今天的洛阳,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在70年时空流转中已经又一次“换了新天”;洛阳的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有信心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告慰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是,你们开创的事业正在持续,你们塑造的精神正在传承,你们信仰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你们书写的历史正在我们手中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