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7-06-18 作者:浏览次数:15 分享至:

一、专业名称、代码及培养方式      

  (一)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二)专业代码:640101
  (三)全日制学历教育
  (四)招生对象:全国普通高中及职高、技校、中专、艺校应往届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五)修业年限:三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技能和习惯、较强的现代服务意识,具备系统的旅游业基础知识和旅游企业运行与操作知识,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在各级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要求      

  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热爱旅游事业,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现代旅游管理人员应有的素质和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应用所掌握的理论和技能从事旅游企业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知识结构
  1.掌握中文、英语、计算机、历史、地理等旅游从业人员所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熟悉国内外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和旅游行业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
  3.重点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业务知识;
  4.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5.掌握必备的导游讲解、旅行社计调、外联及景区定点讲解和酒店服务等相关技能。
(二)能力结构
  1.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公关协调能力;
  2.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掌握旅游服务、管理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旅游接待、服务和管理等业务能力;
  4.具有较强的客源市场分析、拓展能力和旅游产品推销能力;
  5.具有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拥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爱党爱国;
  3.知法懂法,有牢固的法制观念;
  4.具有良好的服务接待、现场管理、人员培训、销售管理等综合业务素质;
  5.具有适应旅游接待服务的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职业面向  

  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游文化创意企业等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

五、就业方向

  各级旅游景区、旅游服务部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从事旅行社、旅游休闲企事业机构、旅游规划策划公司、旅游教育机构等单位的导游、教师、经营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六、职业能力分解及分析

学生必备主要素质分解表


各种主要素质对应主干课程主要教学形式
基本素质思想道德修养思修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概论理论
身心素质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实践
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实践
外语基础旅游英语理论+实践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实践
专业素质线路策划旅游线路规划与设计理论+实践
导游词的创作导游实务、河南旅游基础理论+实践
旅游企业策划旅游策划实务理论+实践
职业素质社交礼仪素质实用礼仪理论+实践
旅游企业管理素质旅游景区、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实践
旅游营销策划素质旅游市场营销理论+实践

 

学生必备主要技能分解表


各种主要技能对应主干课程主要教学形式
基本
技能
导游讲解技能导游实务实践
线路设计旅游线路规划与设计实践
专业
技能
旅行社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实践
职业
技能
导游综合技能顶岗实习实践
旅游企业行政、管理岗位综合技能跟岗实习实践

 

学生必备主要能力分解表


各种主要能力对应主干课程主要教学
形式
基本
能力
导游讲解模拟导游实践
会计操作能力旅游会计理论+实践
旅游学现象
认识能力
旅游概论理论+实践
专业
能力
线路设计旅游线路设计理论+实践
旅行社管理能力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实践
市场调研能力旅游市场营销理论+实践
职业
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旅行社经营管理、跟岗实习理论+实践
依法从业旅游法规、跟岗实习理论+实践
计调与外联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理论+实践

 

七、毕业要求

(一)应修学时
  修完要求的学时准予毕业。
  学生修业期满需完成2757学时,其中理论课程1260学时,实践课程1497学时。实践教学占总学时54.30%。
(二)其他要求
  学生修业期满必须完成以下五项课外活动中两项。课外活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课外活动名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要求
1社会实践活动提交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答辩
个人被学院评为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者,集体被校团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者
 
2
英语、计算机考试及职业(从业)资格考试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获A级证书者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等级考试一、二级证书者
职业资格考试获导游证、秘书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等
3竞赛省级以上竞赛获一、二、三等奖
4论文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

 

八、毕业

  学生修满学时并达到其他要求,由学校统一颁发大专毕业证书。

九、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表(第五、第六学期为毕业实习时间)见附件

十、主干课程介绍

(一)课程名称:旅游概论
  学    时:64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主要内容: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旅游的性质与特征,旅游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旅游者、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的社会文化效应,旅游业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旅游业的未来等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特征,熟悉旅游发展进程及发展前景,为以后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化
  学    时:64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了解文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大体面貌,尤其是旅游文化的相关知识,把握中国文化的特色和规律,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进行思考。初步培养学生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我们当前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能力。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三)课程名称:旅游经济学
  学    时:68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主要内容:
  《旅游经济学》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它主要研究旅游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关系;旅游供求规律;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利用、保护、改造的经济原则以及贯彻这些原则的具体措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原则和措施;旅游服务、旅游市场、旅游商品的特点、方式及发展途径及旅游经济在国内国际的前途和方向预测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方法和原理进行旅游业的预测。通过学习,要求学习者全面掌握现代旅游业中的经济模式,并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四)课程名称:会展旅游
  学    时:32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主要内容:
  《会展旅游》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程属于旅游管理的核心课程之一。当前,会展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节事活动的影响,会展人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会展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急需系统地加以论述,以指导会展业的实践和会展人才的培养。而会展旅游就属于整个会展业中的一部分。我们不仅需要会议展览本身,更需要通过它们找到附加价值,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旅游正是和会展有着密切联系的附加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会展旅游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企划与营销方向的必修课程,为的是让学生跳出传统的旅游范围,找到高附加价值的新的旅游发展点,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对会展旅游概况有个初步了解,比如会展旅游概念,发展条件,会展旅游发展历史,及会展旅游的市场运行机制等,并且从中学习会展旅游操作实务,比如会议旅游操作过程,展览旅游运作模式,以及奖励旅游运作模式等。由于本课程以会展旅游操作实务为重点,因此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会展旅游的各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工作,结合实践工作学习。
(五)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学    时:64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主要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设置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撰写讲解有一定水平的导游词,初步具备旅游线路设计能力。同时,使学生通过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后,能缩短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时间,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国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以及主要旅游线路,熟练掌握阅读旅游地图的技能。从而具备自助旅游和带团旅游的能力。
(六)课程名称:客源国概况
  学    时:68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主要内容:
  本课程适应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需求,也满足了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方案和高校教材建设目标的要求。课程选取了中国31个主要客源国和目的地国进行论述,体现了我国旅游业“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的方针;突出了主要客源国和目的地国,也兼顾了极具潜力的客源国和目的地国。
(七)课程名称:河南旅游基础
  学    时:64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主要内容:
  《河南旅游基础》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专业课。它主要研究河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河南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古老的人文景观。本门课程系统地详细地介绍了河南的丰富资源,其系统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河南的山水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了解河南的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八)课程名称:导游实务
  学    时:68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主要内容:
  《导游实务》是面向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必修课和专业核心技能课,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导游人员等级考试的必考课程。本门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它着眼于旅游行业的需要以及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方向,主要针对的岗位是旅游行业基础工作岗位——地方导游、全程陪同导游、景点导游和领队等,让学生了解导游服务在现代旅游服务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导游工作服务程序与规范知识、服务技能技巧,并具备导游带团过程中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总之,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技术更扎实、思维更灵活、服务更到位,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九)课程名称:旅游法规
  学    时:32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主要内容:《旅游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是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的结果,也是我国旅游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一些新的旅游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学员必须掌握的必然结果。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吸收了我国旅游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以“依法治旅、依法兴旅”为原则,较完整地介绍了旅游业各要素所涉及的法律和法规。本课程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学和旅游法的基础知识;二是具体的旅游法规知识;三是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学生学习本课程在掌握相关法律和法规时,即要重视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又要重视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使所掌握的知识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使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相结合,为今后涉足于旅游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一、毕业设计(论文)

(一)时间:第三学年
(二)目的
  协助学生全面展示大学所学知识及其他知识,显示对本专业的前瞻性思索和理论准备。
(三)要求
  要求教师通过讲解论文要求,介绍范文、协助确定选题、提供所需咨询、协助准备答辩等方式来使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四)考核
  根据所提交的论文,通过组织答辩,进行综合评定成绩。

十二、旅游管理方向实践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号实践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第1学年第2学年第3学年
123456
1军训及入学
教育
表现、成果评定4周




2认识实习表现、成果评定
1周



3跟岗实习表现、成果评定

1周


4跟岗实习表现、成果评定


1周

5顶岗实习表现、成果评定



33周
6职业技能训练及鉴定表现、成果评定




1周
7毕业设计/创业就业培训表现、成果评定




1周
合计
4周1周1
1周16
17

 

十三、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


实践课程要  求时间安排和组织形式教学
地点
考核
学期
考核方法
1模拟导游初步培养学生掌握导游讲解的技能第4
学期
旅行社岗位模拟实训室4综合
评定
2旅游英语能进行一般日常用语对话及旅游工作的需要第2
学期
旅游英语多媒体实训室2综合
评定
3计算机基础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第1
学期
机房1考级
4毕业设计(论文)根据专业所学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提出对本专业的前瞻性思索第3.4
学期
校内3.4综合
评定
5毕业设计根据所选题目进行设计第3.4
学期
校内3.4综合
评定
6社会实践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为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寒、暑假期间校外2.3考评
7导游讲解熟练讲解河南省主要景点第2.3
学期
导游模拟实训室2.3综合
评定
8旅游线路设计策划成熟旅游线路第4
学期
旅行社岗位模拟实训室4综合
评定
9计调与外联业务熟悉计调业务及外联工作环节第4
学期
相关旅游企业4综合
评定
10旅游企业参观直观了解旅游企业的运行模式及组织机构第1
学期
相关旅游企业1综合
评定

 

十四、本专业需获取的职业资格及技能等级证书一览表

技能
类别
要求证书名称等级要求获取时间



 
必须获取
英语证书A级第1.2.3学期
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第1.2学期
计算机等级证书一级第1.2学期
鼓励获取CET--4大学英语四级第2.3.4学期
鼓励获取导游证初级第3学期
会计证初级第1.4学期
秘书证初级第1.4学期

 

十五、必要说明

(一)新生国防教育、入学教育在新生入校两周内进行。
(二)教学计划的编排严格按照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以理论课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状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采用“双证式”教学模式。



附: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表




序号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开课学期与周学时
合计理论实践理实
一体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

19-3

18-2

19-2

18-2

19

16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1思修与法律基础
1543222
2




2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概论
2723240

2



3形势与政策
1-41616

每学期各4节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

4就业与创业指导
1、3、43636

1、3、4学期各12节以讲座形式
进行


5体育与健康
1-414232110
2222

6计算机应用基础1
642044
4




7旅游英语1
6464

4




8中国传统文化
13232

2




9心理健康教育
13232

2




10普通话与职场口语
1322210
2




11艺术欣赏
23232


2



小计(11)门

576350226
18622实习实习
专业学习领域1旅游法规4
3232




2

2旅游概论2
6464


4



3中国历史文化1
6464

4




4中国旅游地理2
6464


4



5客源国概况3
6868



4


6旅游线路规划与设计4
643034



4

7导游实务3
682048


4


8旅行社经营管理4
643034



4

9旅游经济学3
6868



4


10河南旅游基础4
6464




4

11旅游营销3
3434



2


12导游基础知识
43232




4/前8

13旅游资源开发
33232




4/后8

小计(13)门

718602116
481416

拓展学习领域专业拓展课程1形体艺术
232
32

2



2模拟导游2
321220

2



3旅游美学
43232




4/后8

4智慧旅游
33636



4/前9


5实用礼仪
4321022



4/前8

6会展旅游
33232



4/后8


7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33232



2


8旅游商品开发2
643232

4



小计(8)门

292186106

864

公共拓展课程1暑期社会实践



4周






2中国古代建筑
43232




2

3书法
2321220

2



4中国书画
1321220
2




5茶文化与茶艺
2321022

2



小计(5)门

1286662
2422实习实习
集中实践环节军事理论及训练

845628
2周




认识实习

28
28

一周28
学时




跟岗实习

28
28


一周28
学时



跟岗实习

28
28



一周28
学时


顶岗实习

825
825




33周
职业技能训练及鉴定

25
25





1周
毕业设计/创业就业培训

25
25





1周
小计(6)门

104356987






教学计划总计275712601497
24262224

 

  注:每学期考试课程不多于4门。第一学期军训2周,考试1周,校内教学周16周。第二、四学期考试1周,认识实习和跟岗实习1周,校内教学周16周。第三学期考试1周,跟岗实习1周,校内教学周17周。顶岗实习按35周,每周25学时,共计875学时。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