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莅临我院调研并参加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工作座谈。院领导李大伟、程相朝、韩洪涛陪同调研,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余杰、原局长郭引强应邀出席座谈。
李大伟书记向孙局长介绍了我院“实施八一工程,打造大国工匠”的办学方略、“大国工匠起步地,职创精英孵化器”的办学定位、“四特质五满意六颗心”的人才培养标准以及建设“洛阳首选、河南领先、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洛阳是全国知名的文物大市和著名历史文化古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洛阳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实现9+2工作布局的征程中,文物保护事业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因此,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程院长指出,我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虽刚刚起步,但是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有了省、市文物界领导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更加有信心把这个专业办好。学院即将在伊滨区建设新校区,届时可引进优质博物馆,不仅可以提升学院的文化品位和社会知名度,还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内实训资源。
孙局长认真听取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和我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的情况,并实地考察了文物修复实训中心、文博创客空间、茶道实训基地、青铜器复制技术实训基地、陶瓷艺术品文创实训基地等。孙局长高度认同我院的办学理念和对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认识,对该专业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文物馆藏和遗藏丰富,洛阳市文物局是全国最大的文物局。地理位置决定了在洛阳市举办这个专业,是最有条件、最有优势、最能够产生影响力的,有着得天独厚的不二优势。这个专业如果在洛阳办下去,一定会在国际上产生影响。他表示,将积极协调,对接有效资源,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去开展专业建设,把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打造成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张名片,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下一步,学院将与各级文物部门围绕共建专业委员会、筹建校外实训基地、制定专业标准、编著专业教材、筹备召开国际论坛等开展具体工作。
市文物局局长余杰,市文物局原局长郭引强,龙门石窟管委会副主任、龙门石窟研究院副院长李随森,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河南壁画馆)馆长朱世伟,洛阳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集团公司总经理宁健,洛阳钟鼎青铜博物馆馆长李青峰等应邀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