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院校长培训会

发布时间:2016-06-21 作者:浏览次数:2 分享至:

6月17—18日,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院校长培训会(高职第二期)在常州举行,此次活动由常州工程职业学院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主持活动。 来自全国高职院校的院校长及骨干共300余人参加培训。院长程相朝、副院长孙建勋、教务处处长张战杰参加会议。

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林宇处长在会上做开班动员。他向与会者介绍了此次活动举行的背景。他指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是国家“管办评”分离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他提出,此项工作目的在于唤醒学校自我质量保证的主体意识,落实学校自我质量保证的责任,促使学校质量螺旋式上升。他强调,高职院校要树立质量意识和学校提升自我质量保证的信心和责任意识,达成维护“诊改”工作声誉、持续开展该项工作的共识。

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在会上作了《服务发展需求、提升治理能力、提高培养质量、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的辅导报告。他在解释什么是“诊断与改进”时,从“诊改”的内涵、关键词、概念的形成几方面作答。他在回应为什么要“诊改”时,从时代需要、改革需要两方面进行了详细叙述。在怎样开展“诊改”这个问题中,杨教授从质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永不停歇地改进等基本概念入手,强调了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等工作方针,提出了理顺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分类指导推进、数据系统支撑、试行专业诊改的主要任务和落实组织保证、制定规划方案、自我诊断改进、组织抽样复核、持续改进提升、打造共治机制的基本程序。

专委会委员、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党委书记经贵宝解读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就为什么要制定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指导方案、如何建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如何理解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指标体系、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如何撰写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难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专委会委员、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樊至光教授作了《状态数据深度应用和高效采集》的报告,专委会秘书长、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作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运行的实践探索》的报告。
培训会上,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巴音巴图、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卫平、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院长陈寿根等就“诊断与改进”工作进行交流发言。


培训中,程相朝院长、孙建勋副院长与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常州工程职业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等校领导就学院教学诊改工作、校本数据平台建设等内容进行交流座谈。

发文部门:教务处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