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aids to delivery)是指为使胎儿顺利娩出母体产道,于产前和产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照顾好产妇,认真观察产程,并指导其正确配合产程进展以及接生(接产)。助产士是指在孕前、孕期、产时、产后和生育妇女在一起,协助妇女生育的人。我国的助产士需接受过国家承认的正规学校助产教育并获取毕业文凭,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通过助产技术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
一、国际助产联盟
国际助产联盟(ICM)是一个代表来自72个国家助产士的联盟。ICM助产的理念是:怀孕和分娩是正常和自然的过程,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提供个性化的照护,帮助安全和满意的分娩体验,得到最佳的分娩结果,支持自然分娩,尽量不给予干涉。该机构致力于:同联合国的其他机构合作支持母亲安全;在世界范围内援助家庭的基本医疗服务;为助产士教育和准备工作提供指导标准;支持“WHO”的母亲安全的倡议;协助提高助产士技能的短期培训班;制定提高助产士地位的各种措施;发展助产士的领导职能和其他技能;构建助产教育课程和适合不同地区情况的规则;同时通过国际医疗卫生舞台和媒体宣扬助产工作。
二、助产士临床工作职能
1. 负责正常产的接产工作。
2.协助医生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
3.产妇发生并发症或新生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生。
4.进行产程观察。
5.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外出接产和产后随访工作。
三、助产士的角色和功能
助产士被认为是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她们和妇女结成伙伴关系,在妇女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给予妇女必要的支持、照护和建议,以实现助产士自身的职责,并且为新生儿和婴儿提供适当的护理。这些服务包括采取预防措施,促进正常分娩,鉴别产妇和婴儿并发症,寻求医师或其他恰当的帮助,并在必要时给予紧急救护措施。
助产士在妇女的健康咨询和宣教中承担重要的任务,这不仅对于妇女本人,还包括其家庭和社区,宣教的内容包括产前宣教、做父母应有的准备,还可能延伸到女性健康、性或生殖健康以及儿童护理。
助产士可以在家庭、社区、医院、门诊或其他医疗机构等任何场所独立工作或小组工作。但是她们都是接受过ICM所规定的特殊教育的专业人员。
四、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现代服务理念,掌握护理学以及妇幼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助产专业技能,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知识技能 以助产专业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资格考试。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
(2)掌握遗传、优生优育的有关知识及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法规知识。
(3)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观察和规范地处理正常分娩、正常产褥、新生儿护理及健康指导的能力,能配合医生进行妊娠诊断、产前检查。
(5)具有对难产及产科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的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进行初步观察和处理的基本能力。
(7)具有开展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指导的能力。
(8)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9)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10)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
(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
(12)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规范的职业行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3. 毕业后去向 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
五、助产专业发展前景
1.助产模式转变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助产专业培养目标已经重新准确定位,目前国际上倡导“助产士主导模式”管理正常的产妇,强调助产士是孕妇孕期主要照顾者,通过助产士给产妇提供连续性照顾的专业服务,能够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妊娠期的住院时间,减少药物镇痛与产时麻醉,降低会阴侧切率,降低新生儿复苏率,同时也能增加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因此助产士的工作领域不仅局限于产房接产,还要延伸至产前甚至是孕前以及产后的保健指导。目前,高层次助产人才匮乏。
2. 我国助产士短缺现状
我国目前存在围产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内部结构不合理、人口和地理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国内医院仅产房助产士的缺口至少有20多万人,加上产前和产后的护理,助产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中国目前助产士与生育妇女比例为1∶4000,与发达国家的1∶1000差距悬殊。2008年卫生部对全国助产士人力资源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每10万人口的助产士人数分别是4.0人、2.8人和3.3人,这一数字与瑞典(80人)、英国(80人)、马来西亚(28人)和柬埔寨(26人)的比例相差甚大。同时,我国城市地区2012年剖宫产率为41%,远高于农村地区的 29%,助产士的匮乏已成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关键原因之一。
3.国家政策调整对助产人才的影响
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后,每年大约要增加200万新出生的人口。国家卫计委制定了《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应对迅速增加的需求。指导意见制定了10项措施,包括扩充产科床位,设置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强化助产士、儿科医师、护士等这些紧缺人员的岗位配置。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方面,要对妇产科、儿科的医师、助产士和护士等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另外,还要启动大学本科助产专业招生试点工作。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落实,和生育相关的医疗专业也变得异常火爆,目前缺口量巨大的助产专业更是容易找工作。即将到来的一大波“婴儿潮”为助产士带来了就业高峰。
发文部门: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