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6-02-22 作者:浏览次数:0 分享至:

专业代码:580402  专业性质:高职  学制:三年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汽车制造与维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汽车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从事汽车制造、汽车维修、汽车生产技术管理及科技开发工作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与岗位分析

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汽车检测站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汽车制造厂、装配厂及改造厂的技术人员、汽车运输、检测、维修行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汽车运输业、汽车维修业个体户等职位。

三、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敬业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适度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车辆使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汽车维修保养与检测技术和技能,适应现代汽车检测、试验、故障诊断和管理工作。

(二)知识要求

1. 基本知识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健康的身心。较强的汽车制造、汽车维修能力;使用现代化的汽车检测设备、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汽车维修专业技术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从事汽车行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 专业理论知识

1)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与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加工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检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汽车专业英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与维修、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维护与保养等学科和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2)具备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制图、科学计算、实验、文献检索、基本工艺操作、汽车维修等方面的技能;

3)具有创新意识和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获得国家劳动部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汽车维修)。

(三)能力要求

1.基本能力

1)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2)掌握从事本行业所必须的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了解国家相关方针、政策与法规;

3)系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汽车新技术;

4)掌握常用的经济应用文写作和公关礼仪知识。

(四)素质要求

1.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有理想、懂政策,有法律意识;

2)思想品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行为规范;

3)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够细致认真的完成学习任务;

4)整体素质: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有连续工作的能力。

2.职业素质

1)质量意识:具有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使质量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

2)工程意识:工作要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模块化;

3)团队意识:要有团体工作意识,合作精神,具有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全局观点,明确总体目标。


发文部门:汽车工程系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