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收到了宜阳县文物保护中心的感谢信,信中高度赞扬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学生在宜阳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的出色表现。
今年4月,宜阳县文物保护中心向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申请协助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积极回应,选拔了文物考古技术专业4名优秀学生参与普查工作。

白天,同学们顶着似火的骄阳,手持现代化采集设备,精准定位、细致测绘,汗水浸透衣衫却依然一丝不苟,确保每个数据精准无误;夜晚,普查办公室内灯火长明,同学们还需要将白天的采集发现转化为精确的数字化测绘成果和详实的电子档案;工作之余,同学们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宣传文保理念,耐心地向乡亲们讲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倾听村民口述点滴历史。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普查工作中,同学们顶酷暑、探荒野,足迹遍布宜阳县的山地丘陵与古老村落,详实记录了80余处文物点,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严谨的实践态度、昂扬的青春风貌,圆满完成普查任务,展现了新时代文保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来说,此次普查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专业实践课,将课堂所学的考古理论、测绘技术与文物保护知识,灵活运用于实地调查中。“当指尖真实触碰到历史的痕迹,当课堂知识在田野间鲜活跳动,那份守护文明的使命感与成就感,无以言表!”23级文物考古302班海煜昇说。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文物保护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先后与地方文保单位、文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构建“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近年来,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学院师生先后多次协助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参与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帮助同学们在田野中印证知识、在汗水中锤炼技能,真正实现了“从课堂走向田野、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跨越。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拓展实践教学平台,推动文物保护考古教育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努力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文保人才。




